在距離分龍村黑山村民組約2公里,村民發現山上一處石頭坑內,儲存著大量積水。沿石坑翻越崎嶇的山石、進入洞口後,眼前出現一個能容納上百人的大廳,四周可通往三個山洞。經過村民實地勘探,山洞的洞口約2.5公尺,最寬處5公尺左右,最窄處也有2公尺,當中最大的一個山洞全長近百公尺。
村民王小龍等異口同聲指出,若近距離觀看,洞壁覆蓋著一層雪白的碳酸鈣晶體,有些像鋸齒、有些則呈浪花狀,形態各異。對此,安徽省考古學會會員江用虎表示,「沉澱物就是鈣,慢慢一點一滴形成,它形成這麼厚,有一、二釐米厚,可見它最起碼幾十萬年時間,才能形成這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