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腸扭轉 嚴重將導致死亡
亞東醫院小兒外科主任許琪琪表示,急性中腸扭轉對一般人來說是個非常陌生的疾病名詞,但對小兒科或小兒外科醫師來說卻是可怕的地雷,只要稍有延遲診斷和治療,就可能造成大量的腸子壞死,導致病人必須終生依賴靜脈營養維生,甚至死亡。
許琪琪主任補充,急性中腸扭轉多發生在新生兒時期,最典型的症狀是出生後能正常喝奶排便,但3~5天後突然發生大量膽汁性嘔吐。
治療急性中腸扭轉 即時手術是關鍵
在治療方面,手術是唯一的選擇且必須即時。除了把腸子旋轉復位,也得把十二指腸及腸系膜根部處的沾黏鬆解,並將闌尾切除。許琪琪主任說明,手術的方式包括開腹術及腹腔鏡手術,不過也有報告指出接受腹腔鏡手術的病童,腸扭轉復發率較高,可能原因是腸系膜根部分離不足,術後沾黏較少等因素,反而增加扭轉的復發機率。
延誤治療恐致「短腸症」 寶寶持續嘔吐快就醫
手術後通常5~10天腸道功能就會逐漸恢復,但若延誤治療導致腸子缺血壞死,則就必須切除大量的小腸,病人會因「短腸症」需終身依賴靜脈營養,等待日後小腸移植的機會。
許琪琪主任呼籲,有先天腸子旋轉不良的病人,約90%會在1歲前發生症狀,因此,如果寶寶有持續嘔吐現象,甚至伴隨膽汁性的嘔吐,須盡快前往醫院就醫,以避免腸道壞死的遺憾。
【延伸閱讀】
「預防性注射」 扭轉8歲血友病童輪椅人生!
多發性骨髓瘤減少併發症風險 醫:「口罩要戴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