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關節痛、皮膚紅疹紫斑  當心是「血管炎」 可別輕忽 | 健康 | 20221115 | match生活網

健康

發燒、關節痛、皮膚紅疹紫斑  當心是「血管炎」 可別輕忽
台灣好報     2022/11/15 14:25
【記者 劉芳妃/嘉市 報導】正值青壯年的林先生,自幼有過敏性鼻炎病史,近年罹患氣喘,使用吸入性藥物控制中。兩個多月前出現腹脹、間歇性腹痛症狀,日前因高燒、腹痛無法緩解住院,期間陸續出現關節疼痛、皮膚斑疹,還發生四肢發麻癱瘓的嚴重神經病變。經嘉榮免疫風濕科主任醫師何瑋立檢查後,診斷是一種和過敏症狀相關的血管炎。所幸及時在藥物治療和積極復健下,逐漸恢復行走及生活自理能力,目前經定期回診治療,狀況已穩定並重回職場。

嘉榮免疫風溼科主任何瑋立醫師表示,不同的血管炎可能影響不同的年齡層,雖然血管炎不是常見的疾病,但可能因侵犯不同大小的血管,進而造成先後引發多重器官損傷。血管炎的症狀可輕可重,範圍可大可小,輕度有可能只影響局部皮膚,但嚴重可能造成重要內臟器官或神經系統永久損傷、意識改變或肢體癱瘓...等。全身性的症狀中,常出現發燒、關節疼痛、皮膚斑疹凸起、肢體麻痺或神經痛等。

何主任說,血管炎是一種因人體免疫系統異常、引發血管壁發炎的疾病,血管炎可以是原發性找不到原因的,也可以因續發於其他免疫疾病、感染、藥物、或腫瘤等問題。隨著日新月異的醫藥發展,現今除了過去的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外,也有針對不同血管炎可應用的生物製劑、及引領期盼國外已獲批准的口服補體受體抑制劑,皆可望減少類固醇的使用。

何主任提醒大家,如上述個案林先生完全沒想到原先的常見過敏症狀,竟發展成這麼嚴重的問題,由於現今醫療分科較細,較不易在發病初始就發現病因,因此當多個器官出現問題時,就診時即應提供完整的病史,配合身體檢查、影像檢查及組織切片等評估就有機會早點對症治療、儘快恢復健康。

(資料來源:台灣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