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懷民舞蹈啟蒙「竟都是電影害的」 著魔看這部片11次 | 娛樂新聞 | 20230305 | match生活網

娛樂新聞

林懷民舞蹈啟蒙「竟都是電影害的」 著魔看這部片11次
中時新聞網     2023/03/05 03:04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昨(4日)出席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和雲門舞集共同推出「動靜光影—雲門的電影對話」影展,與國家影視聽中心董事長藍祖蔚以「1978至2023,《薪傳》再現」為核心,選在開展初日進行跨界專題講座。

「45週年」是國家影視聽中心與雲門舞集,於2023年的共同關鍵字。1978年,雲門舞集五週年,林懷民老師創作第一齣以臺灣歷史為題材的劇場作品《薪傳》於嘉義首演,而負責保存台灣國家影視聽文化資產的專責機構「電影圖書館」於同年成立,是為國家影視聽中心的前身。國家影視聽中心與雲門的《薪傳》各自寫下45週年里程碑,於今劃世代交會合作。

談到對舞蹈的啟蒙,林懷民在講座現場半開玩笑表示:「全都是電影害的!」自己在5歲時讓大人帶進戲院,看了11次芭蕾舞電影作品《紅菱豔》,他迷戀劇作描述舞者著了魔似停不下舞步的模樣,現在回過頭追憶,彷彿就是對當年的他的一種預言。做為一個資深影迷,林懷民忍不住打開話匣子,聊起最近備受大家討論的《悲情城市》,「我後來才知道侯導也是一樣,到拍攝現場丟本,直接和演員互動、看現場狀況拍。其實電影的創作歷程,有的時候跟劇場是非常相似的。」

當年在醞釀雲門舞集的傳奇經典《薪傳》是1978年、雲門舞集5週年,當時林懷民也對編舞沒有頭緒,就跟舞者一起到新店溪邊睡午覺、堆石頭,才慢慢把舞作的輪廓發展出來。《薪傳》說的是漢族先民渡海來台的艱辛,看似是台灣在地的故事,卻以身而為人的共同情感,打破文化背景的隔閡,打動全球無數觀眾,如同《悲情城市》當年席捲威尼斯影展一般。

對此,林懷民老師表示:「我們這一代在台灣創作的人,都在摸索,我們不知道世界怎麼看待台灣,我覺得我們自己人要先肯定自己的文化。」他說,屬於台灣的藝術創作需要持續被傳達、被討論,我們有信心知道自己擁有足夠的能量,能用在地的藝術語彙和世界對話,才能往下一個45週年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