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ndForce進一步指出,為避免面臨春節後原物料漲價,以及產能吃緊導致缺貨,目前下游廠商開始積極備貨,然部分型號與規格的產品現貨已不足,針對採購量較少的中小型客戶將率先被漲價;議價能力較有彈性的一線客戶若不接受漲價,則需接受長達2個月以上的交期,相比平時兩周的交期大幅延長。
TrendForce認為,本次結構性缺貨導致晶片價格上漲主要歸因於新興應用需求爆發初期,產業鏈低估關鍵生產環節的產能占用,以及隨之而來的產能排擠效應,預計半年內有望解決。此外,過去數年LED產業低谷帶來的產能出清,導致上游藍寶石,PSS等關鍵材料供給集中度提高,供應商議價能力提升,在同時面臨材料成本上升與供給收縮的情況下,進而引發漲價趨勢。
TrendForce指出,目前晶電(EPISTAR)約當4吋的Mini LED晶片,已達每月15萬片的出貨量,由於Mini LED晶片毛利遠高於傳統LED,晶電透過減少低毛利產品產能作為因應策略。
三安光電(SANAN)、華燦光電(HC SemiTek)除了直接受益於晶電客戶的轉單效應,加上傳統背光和直顯RGB晶片需求持續增長之外,兩者同樣受惠於Mini LED晶片需求暴增,約當4吋的Mini LED晶片出貨量也達每月數萬片的規模。
此外,由於上月同鑫光電工廠事故,導致40萬片PSS產能停擺,促使藍寶石及PSS等晶片上游關鍵材料出現5~10%的漲價,可能進一步加劇晶片漲價與缺貨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