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棄台?金融時報:台積電美國廠製程為「N-1」 | 財經新聞 | 20221207 | match生活網

財經新聞

《科技》棄台?金融時報:台積電美國廠製程為「N-1」
中時新聞網     2022/12/07 11:38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周二為其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舉辦「首批機台設備到廠」(first tool-in)典禮,包括美國總統拜登等政要與蘋果執行長庫克等科技巨頭都出席這場盛會,凸顯出美方對台積電赴美投資設廠的高度重視。台積電並宣布將展開亞利桑那州廠區的第二期工程,第二座晶圓廠預計於2026年開始生產最先進的3奈米製程技術,引發了技術外流和「棄台」的疑慮。但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台積電美國廠所採用的製程將比台灣本地廠最先進的技術晚一個世代。

台積電周二表示,在亞利桑那州的第一座晶圓廠預計將在2024年開始生產4奈米製程晶片,而座落於附近的2廠則預計於2026年啟用,並將採用目前最先進的3奈米製程技術。這兩期工程的總投資金額約為400億美元,將成為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之一。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待兩座晶圓廠落成並投產後,每年將生產超過60萬片晶圓、年營收估將達到100億美元,而使用這些晶片的客戶年營收估將超過400億美元。他並表示,這兩座晶圓廠將在當地創造13,000個高薪技術工作,其中4,500個在台積電,其餘出自於供應商。

蘋果、輝達和超微等大客戶在出席典禮時也都親口證實,未來將向這兩座新的晶圓廠採購晶片。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出席典禮時,再度對美國過於依賴國外生產的半導體表達擔憂,她表示:「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晶片都不在美國生產,這是一個國安問題與漏洞,而我們現在正努力作出改變」。

《紐約時報》表示,台積電擴大對美國的投資,凸顯出地緣政治問題如何影響企業與政府的長期戰略計畫。此外,除了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之外,台灣還存在地震、乾旱等風險,這都是讓台積電走向世界、分散風險的關鍵。

台積電將在美國生產目前該公司最先進的3奈米晶片,已引發「去台化」、「棄台」和技術外洩等疑慮。《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報導,台積電美國廠的部分產能將用於美國國防供應鏈等具有高敏感性的產品,且台積電美國廠所使用的生產技術將比台灣廠最先進的製程慢上一個世代。

科技網站9to5Mac表示,這意味著台積電美國廠的製程技術將是「N-1」,也就是當台積電台灣廠生產3奈米晶片時,在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將生產4奈米晶片;而當台灣廠開始投產2奈米晶片時,美國廠才會轉向3奈米製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