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3年防疫路 從動態清零到優先防控 | 焦點新聞 | 20221221 | match生活網

焦點新聞

大陸3年防疫路 從動態清零到優先防控
中時新聞網     2022/12/21 04:10
 大陸自武漢爆發新冠疫情以來,歷經武漢封城、上海全域靜態管理等「動態清零」措施,終於警醒「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繼續以舉國體制「主動優化完善防控政策」,成果備受考驗。

 2020年1月20日晚「肯定存在人傳人」後,除夕前夕「武漢封城」,於23日10時起,暫時關閉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

 2021年12月11日,大陸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長梁萬年介紹中國防疫「動態清零總方針」。

 2022年4月1日起,上海為「盡早實現社會面清零」,換湯不換藥,採取「全域靜態管理」,迄5月16日歷時46天。

 2022年11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後,「二十條」優化措施發布,明確要求各地各部門不折不扣落實各項優化措施到位。隔天,衛健委還補充「二十條」不是放鬆防控,更不是躺平。重申貫徹「動態清零」總方針。

 11月21日至27日,大陸副總理孫春蘭因重慶市防控形勢複雜嚴峻,前往調研指導,「動態清零」仍是「主旋律」,強調「要加快疫情較輕地區社會面動態清零進度」,「擴大無疫社區覆蓋面」。

 孫春蘭調研期間,11月22日說「要朝著社會面清零目標不斷前進。」23日主持專題會稱,要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力爭用最短時間實現社會面清零。24日要「一鼓作氣早日打贏防控殲滅戰」。25日「堅決用最短時間、最小代價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

 不過,「事情正在起變化」,轉折點是11月29日浙江省委宣傳部發出的〈「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 〉文章。

 緊接著11月30日、12月1日連續兩天,孫春蘭在衛健委召開兩場專家、防控一線代表對優化完善防控措施意見建議的座談會,此後,再不見「動態清零」,強調主動優化完善防控政策,是中國疫情防控的重要經驗。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她說「以人民為中心,防控工作穩中求進,防控政策持續優化,走小步不停步。」

 12月1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透露白紙運動反映人民對防疫管控失望,並稱中國流行的是較不致命的Omicron變異株,暗示將放寬防疫政策。

 隨之12月5日新華社〈優化防控措施,樹立抗疫自信〉文章稱「抗疫最困難的時期已經走過」。7日推出防疫「新十條」,要求不得採取各種形式的臨時封控,更不能隨意採取靜默管理。13日,孫春蘭到北京市調研,重點已在「堅持人民生命至上、人民利益至上」,「轉變觀念,把工作重心從防控感染轉到醫療救治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