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車拉抬經濟已成過去式 | 焦點新聞 | 20230317 | match生活網

焦點新聞

買房、車拉抬經濟已成過去式
中時新聞網     2023/03/17 04:10
 當前外需疲軟,不少人將大陸經濟復甦寄望拉抬內需,但大陸社會學者孫立平強調,過去那種靠買房、買車拉抬內需,帶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已經過去,如今要把拉動需求的思路轉向「滿足需求」。當前有三大類內需是應當特別強調,一是養老和生育;第二,改善性需求或提升生活品質的需求;最後則是貧困地區和低收入人群的需求。

 北京清華大學社會系教授孫立平在撰文指出,從消費的角度來看,過往那種集中、大規模的、剛性的消費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買房子、搞裝修、購電器、添傢俱,這樣的情形還會有嗎?不會有了,那個時代過去了。不要再想用那樣的需求來拉動經濟了。

 孫立平認為,在基本的思路上要有一個根本的轉變,要把拉動需求的思路轉向滿足需求。經濟發展的目標應該是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增進人民的福祉,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離開這個基本目標,擴大內需就有可能偏離方向。

 談及真正需要滿足的內需是什麼?孫立平稱,有三大類內需是應當特別強調的。第一,最迫切的民生問題。未來最突出的問題是一老一小,即養老和生育。在這兩方面,人們的具體需求是什麼?如何通過經濟的發展,解決人們的養老需求,減輕年輕人養育孩子的負擔?

 第二,改善性需求或提升生活品質的需求。第三,貧困地區和低收入人群的需求。如何為低收入人口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如何使低收入者也能過上相對體面的生活?

 孫立平進一步解釋,這裡我想就第二類需求多說幾句。盡管現在大陸民眾負債比較重,這幾年人們收入的情況不樂觀,但改善性需求還是有一定空間的。疫情前出國比較方便的時候,很多東西人們到外國去買,包括奶粉、營養保健品、小零食、嬰幼兒食品服裝等生活用品,甚至有人從外國購買馬桶蓋回來。這說明什麼?說明大陸很多產品的品質還有很大的差距。

 孫立平強調,現在到了提升生活品質的階段,人們的需求更具多樣性、彈性和可變性;在這樣的階段,更需要市場,需要市場的機制,需要市場的辨識能力,這是計畫無法做到的,只能由市場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