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性侵案過半受害者未成年 北市議員質疑兒少性騷通報數遭低估 | 社會新聞 | 20230610 | match生活網

社會新聞

全台性侵案過半受害者未成年 北市議員質疑兒少性騷通報數遭低估
聯合新聞網     2023/06/10 06:15
記者林佳彣/台北即時報導 近來性騷、性侵案連環爆,陸續有人出面發聲。北市議員曾獻瑩發現不只成年人,兒少族群也有受害者,去年全台逾8千件性侵案中,未成年受害者達5成7,而衛福部與教育部統計兒少性騷通報案僅2000多件,質疑此數據恐嚴重低估。

曾獻瑩指出,衛福部5月最新資料顯示,去年全台8401件性侵案中,4809件為未成年受害者占57%,其中0至6歲遭直系親屬侵犯最多,6至12歲超過半數曾遇直系親屬、同學、旁系親屬與手足侵犯,12至18歲多以男女朋友、前男女朋友、網友、同學居多。他建議家長加強陪伴及了解孩子交友狀況,避免單獨出遊或共處一室。

他提及去年兒少性騷擾案件數,衛福部213件通報、教育部則有2458件,兩者總計仍不及兒少性侵案4809件,質疑中央恐嚴重低估兒少性騷擾,可能原因與兒少身體界線意識不足、對性騷擾的定義不清楚、自我保護意識不足、不清楚申訴管道等有關。

曾獻瑩認為預防兒少性侵害和性騷擾,應從家庭教育下手,建議家長運用繪本培養孩子對於身體界線意識,若遇性侵或性騷也能向父母敞開告知,推薦繪本如「必須說出的祕密」、「不要就是不要」、「我不敢說,我怕被罵」。

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副秘書長謝慧燕說,從性騷擾到性侵的歷程,孩子可能會產生疑惑、不安、挫敗等複雜感覺,家長可善用情緒卡、繪本、娃娃與孩子溝通,讓其述說情緒,建立親子信任。

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組呼籲,民眾若知道兒少性侵案應儘速通報,社會局會安排社工介入,教育局則鼓勵學校善用繪本教導孩童。警察局說,受理相關案件會積極處理,並攜手教育局入校園每半年各約近百場,宣導性剝削、性侵、性騷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