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大法官恐將全由總統提名 張其祿憂淪為政黨伐異工具 | 政治新聞 | 20230309 | match生活網

政治新聞

15大法官恐將全由總統提名 張其祿憂淪為政黨伐異工具
聯合新聞網     2023/03/09 10:45
記者歐陽良盈/台北即時報導 今年九月底四位大法官任期屆滿,昨蔡總統核定成立「一一二年司法院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未來15位大法官恐全部由蔡總統提名;民眾黨立委張其祿憂司法恐因此喪失制衡功能及公信力,甚至淪為執政黨「黨同伐異」工具。

張其祿指,大法官的政治性比一般法官、檢察官高,在司法上具權威性,因憲法法庭可審理總統、副總統彈劾案件及政黨違憲解散案件,對審裁判定讞的個案,大法官們可進行「裁判憲法審查」。

張其祿指,10名大法官出席評議、8位同意就可進行憲法裁判,若大法官全數由同一總統提名,其立場、獨立性及公正性就易受質疑。

張其祿表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以首席大法官加上8位大法官組成,由總統提名後經參議院同意任命,因為大法官是終身職,除非被國會彈劾、退休、辭職或被定罪,否則不會離任,因此不會一時大量出缺,可避免單一總統完全主導最高法院,保障美國大法官在位時能堅守獨立、專業和公正性的職能。

張其祿表示,因此美國每一席大法官提名都引發社會關注,且成為兩黨政力角力焦點;美國大法官對社會影響力大,如1973年,原本美國最高法院以判例保障女性墮胎權,但在2022年卻因最高法院保守派占了大多數而做出新判決,使墮胎權不再受到美國聯邦政府保障。

張其祿指,大法官有司法專業和獨立性,具解釋憲法、解釋法律及命令、審理總統或副總統彈劾案,以及審理政黨違憲解散案四大功能,是民主法治國家相當重要的「check and balance(制衡力量)」。

張其祿表示,大法官任期設計原是任期八年、不分屆次、不得連任等交錯任期制,就是為了避免總統過度把與自己立場一制的大法官留任,失去對總統權力的制衡。馬英九總統任內強行以總統令將其中5名大法官(原受到立法院杯葛、轉任,重新提名後補充上任)的任期訂為8年,大法官任期交錯制度因此受到破壞。

「前朝破壞的制度,難道蔡總統要繼續承襲?」張其祿指,馬政府留下的憲政、司法亂象,號稱「民主進步」的執政黨總統蔡英文應設法解決,而非繼續承襲失衡的制度,留給台灣民主社會「憲政僵局」,甚至埋下將來發展為極權政治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