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拒洗確診遺體遭撤換 台南禮儀師揭新規隱憂嘆:我們也是人 | 政治新聞 | 20230323 | match生活網

政治新聞

獨/拒洗確診遺體遭撤換 台南禮儀師揭新規隱憂嘆:我們也是人
聯合新聞網     2023/03/23 06:45
記者吳淑玲、袁志豪、林伯驊/連線即時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公布新冠輕症「0+n」防疫鬆綁措施3月20日上路,確診者死亡「盡速火化」、「雙層屍袋」在歷經三年後,一併走入歷史,家屬終能好好送最後一程。但台南有禮儀師今天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發文指出,她為了保護自己保護家人,沒洗一俱確診的遺體,而被老闆換掉,請問錯了嗎?她希望政府不要當殯葬人員擁有無敵鐵金鋼的身體、家裡沒有老小及準備迎接新生兒的家庭,不是不能體會家屬,「但我們也是人」。

台南市殯葬管理所長廖偉登表示,是將中央的規定轉給業者,有部分殯葬業者提出反映,原本要求確診者屍體在醫院就要套雙層屍袋馬上火化,「一下子斷崖式放鬆」而感到有疑慮,業者有提出台北市立殯儀館公會「不提供遺體處理服務」的規定,已轉給民政局生命事業科研議。

廖指出,如果要修法也不可能馬上就做,加上先前也有家屬痛失親人,不滿無法見最後一面就火化,若地方政府規定嚴格,家屬也會提出中央指引表達不滿,不只殯葬業者要面對家屬,市府還需多方研議。

過去疫情嚴重時,因病程發展快速,許多確診者送進醫院後,家屬無緣見上最後一面;指揮中心本月9日宣布,3月20日調整確診者遺體感控措施,包括「免雙層屍袋」、「可瞻仰遺容」,但家屬在過程中仍須佩戴口罩,並避免直接碰觸遺體。

台南一名禮儀師今天傍晚發文指出台南市殯葬管理所發下公文,指示取消「醫院或接體車上入殮封棺後逕送火化場火化」建議,調整為「遺體得採火化或埋葬等方式進行處置」;她質疑若傳染性疾病遺體無差別區分處置,那麼試問,疫情再散播爆發,誰有這能力來善後與承擔責任?

公文也取消「不可再打開屍袋」建議,調整為「於符合感染管制原則下,親友可瞻仰遺容,惟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並避免直接碰觸遺體」;她表示,遺體在抬車推送的過程中,難免會有與地面摩擦、碰撞、導致滲出氣體與液體,若因為一時的「瞻仰遺容」導致遺體病毒擴散,入殮室幾乎都是密閉室空間,誰能保證消毒工作與配戴口罩不碰觸遺體就得以確保不被傳染?下一組工作用原場地的作業人員知道前一組的入殮室空間是確診個案嗎?

公文取消「使用雙層屍袋」建議,調整為「如有體液滲漏風險,應使用完全密封且非滲透性的屍袋」;她表示過去的開放傳染性疾病例如:SARS的處置模式,都是嚴格把關屍袋,是連好幾個屍袋一起封起來的,用意也是確保遺體的病毒得以封存屍袋內,絕無任何家屬有「特例」下可瞻仰遺容。

最後,她認為確診遺體可以洗澡,真的是不能接受,試問SARS遺體可以洗澡嗎?瞻仰遺容嗎?就目前確診遺體就沒有感染風險及已經確診過的人不會再度確診嗎?接體人員、往生室人員、洗化人員、推遺體人員,難道在裡面都不會有感染風險;若打開確診遺體屍袋,遺體翻身氣體跑出,病毒就在這個空間循環,那病毒就在化妝間、往生室、停屍間、冰存在冷凍櫃的遺體病毒一樣循環在裡面,不知道多少在這工作的人員會感染。

她指出,台北市立殯儀館公會第一項就做的很好,不提供遺體處理服務,規定:「依臺北市市立殯葬設施使用管理辦法第10條規定,染患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之第一類及第五類之遺體,不得申請遺體洗穿化服務。為維護工作同仁勞動權益及身心健康、避免同仁交互感染之風險,故不接受申請法定傳染病遺體之淨身、穿衣、化妝、縫補等」。

她認為,從此次政府發送給殯葬公會的公告可以看出遺體可以正常「冰存」、「洗身」「化妝」、「入殮」、「出殯」、「火化」、「土葬」來看,政府是否該給予殯葬服務業者,提供以及輔助完善的防疫裝備,以便執行政府所配套之相關事宜,並提供殯葬業者針對此次服務「COVIID-19」相關任務,給予相對的輔助,危險加級獎金,特別是風險最高的第一線禮儀人員?

她表示殯葬業者也有家庭,防疫的路上大家都不容易,希望各界長官體諒,將心比心;有請相關單位及政府可以給予,「正確」、「安全」、「配套」、「方案」、「流程」,而不是完全無經過深思熟慮就發布公告,這樣只會讓相關從業人員、社會造成另一個風險。

南部陳姓禮儀人員說,先前聽聞願意接確診者的業者,價格就開到兩倍,不過比例不高,現在鬆綁了,「不敢接的還是不敢」,除了穿防護衣麻煩,但非常親密的跟遺體接觸,一定還是存在風險,所以若生意夠多,就讓給同業,不會搶著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