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新聞台在NCC不予發照之後,立刻轉型專注在YouTube頻道和APP上,成為網路電視台。這一系列的事件固然引起很多爭論,但筆者要以關心科技政策的角度,給予各方一些建議。
對於中天新聞來講,雖然是被迫轉型,但網路同時是一個低度管制的空間,在製作節目上反而會有更大的空間和彈性。但實際上YouTube的分潤機制其實創作者最多只能拿到7成,最近還改成了6成5,短時間收益絕對不可能比得上原先有線電視廣告的收入;所以短時間的虧損在所難免,而年關將至,蔡衍明董事長已表明不會輕易資遣員工,值得肯定。畢竟每一個人都代表了一個家庭,也代表了他們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投入。
另外,在網路上播放的內容並非完全不需負法律責任,如果還有違反法律的地方,依舊會受到法律的限制。但真正重要的是,在網路上內容為王,關鍵還是在於內容。網友們前來參與是為了跟你們互動,而不是為了看你們跟網友互動,畢竟網友還是希望看到論點、內容與論辯,讓他們有吸收新知或是打發時間的可能。吃播只是一種播送型態,但它本身並不是新聞的本體。
一個新頻道成立的熱度可能一兩周就結束了,但如何能夠持續的維繫網友的黏著度而又傳遞正確的消息,並且吸引更多人來參與才是真正的挑戰。不然台灣的YouTuber為什麼達到百萬訂閱之後,還必須要兢兢業業希望網友持續收看?因為演算法和持續的產出才是最大的挑戰。進入網路或許是一時的解脫,但也變成踏入了一個更弱肉強食的世界,不能有絲毫的鬆懈。
對NCC來講,立法意旨是期待它能如美國FCC一樣,以推動適應新科技為主,監管為輔。畢竟,以台灣的關鍵地理位置而言,我們的通信資安政策才是最優先重要的考量,能否快速且安全地適應5G環境,是否能高速地發展出更多的應用且兼顧資安,才是NCC最優先的任務,而不是讓自己成為新聞報導的主角。
對其他的電視台與有線電視系統而言,中天新聞是被強迫進化,但電視生態面對的挑戰並沒有絲毫減少。今年有線電視第2季總戶數491萬再創史上新低,跟去年相比減少2.55%,這真的是一個很驚人的狀況。我身邊甚至不認識任何30歲以下的人家裡有裝設有線電視系統,他們最多是在小吃店吃飯的時候,會抬頭看看電視新聞,而甚至連小吃店裝設的都是網路電視,再也沒有有線電視系統了。
在這麼劇烈的科技重分配之下,未來已經不是爭奪遙控器的時代,而是爭奪OTT平台跟YT頻道的時代了。連電視新聞節目的製播,都必須要跟著一起變化演進,否則新世代的收視習慣根本已經完全轉變,我們習慣的模式已經是明日黃花的狀況之下,大家能否適應這個衝擊?畢竟,光是螢幕從電視到手機這樣的轉變,連鏡面的設計都會改觀,中天或許被強迫進化,但其他電視台是否能夠趕快適應做好準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不管政治主流的光譜在哪一邊,這次中天所面臨的問題其實也是科技進化的一個環節,大家都應該做好準備,讓節目和資訊的傳遞跨入新的網路世代。 (作者為立法委員)
焦點新聞
-
中天映照台灣電視的未來
中時新聞網 2020/12/18 04:10
字級:
熱門新聞
-
大甲媽祖9天8夜遶境 廟方擲筊請示4月9日起駕 上報 2月26日 星期五 下午 7:35
-
「論文門」重大突破 英法院判:須公開蔡英文博士論文口試委員名單 上報 2月25日 星期四 下午 7:10
-
【線上直播】疫情衝擊慶元宵 台南鹽水蜂炮讓你看過癮! 上報 2月26日 星期五 下午 7:24
-
猶太人與台積電的奇特淵源 上報 2月18日 星期四 下午 5:44
-
台灣中油宣布2/22起國內汽柴油價調漲0.5元 桃園電子報 2月21日 星期日 下午 12:10
-
【台南角頭亂鬥】蔡男嘆昔日幫「建文哥」頂罪被踢開 疑效仿劉煥榮發狠復仇 上報 2月24日 星期三 下午 6:43
-
戴萬欽透視歷史》胡適在1949年反對和談及倡議自由中國:自美國解密檔案等資料所見 優傳媒新聞網 2月25日 星期四 上午 9:59
-
習近平的危機在失去年輕一代人心 上報 2月26日 星期五 上午 12:33
-
李濠仲專欄:他能讓挪威鮭魚染病 也可讓台灣鳳梨長蟲 上報 2月27日 星期六 上午 7:45
-
釋昭慧獲宗教界諾貝爾和平獎 感謝台灣民主運動前輩指引出路 鏡週刊 2月27日 星期六 下午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