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 新聞透視》和平避戰 才是疑美論解方 | 國際新聞 | 20230331 | match生活網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國際新聞

  • 新聞透視》和平避戰 才是疑美論解方

    中時新聞網     2023/03/31 10:25

    字級:
    新聞透視》和平避戰  才是疑美論解方

    去年8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發的中共圍台軍演,讓台海動盪、兵凶戰危,如今蔡英文總統出訪過境美國,可能將再次與新任的美國眾議長麥卡錫在美國碰面,不同的是,美中台三方這幾個月來,皆在記取去年八月的經驗下,謹慎拿捏互動,既想要創造自身的政治突破,又要避免觸及紅線,在微妙的動態平衡中,避戰、和平,成為三方最大的交集。

    去年裴洛西訪台引發的解放軍圍台軍演,對美國、對台灣都達到震懾效果,一幕幕實彈射擊畫面,甚至有飛彈越過台灣上方的外太空,都讓台灣、美國,甚至全世界都感受到大陸是「玩真的」。

    抗中保台 到和平避戰

    如果說2020年1月的總統大選結果,是2019年的中共對台「習五條」,加上香港反送中運動,造就蔡英文的高票當選;那麼2022年11月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則可說是2022年爆發的俄烏戰爭,加上8月的解放軍圍台軍演所造成。也就是2020年成功激起「抗中保台牌」,讓綠營支持度飆高;2022年,則是因台灣民眾感受到戰爭就在眼前,「和平避戰」成了主流民意,綠營因此大敗。

    這樣的結果,對三方都有深刻啟示。對美國而言,開始更認真推演中共對台動武的可能性,美國軍方高層各種武統時間的「預測」甚囂塵上,在這些推演中,也出現像是炸毀台積電、撤離工程師等「毀台」極端設想,背後反映赤裸裸的美國國家利益。

    與此同時,美國也想穩住中美關係,就算多領域的激烈競爭不可避免,至少能做到「鬥而不破」,希望能與中共確保溝通管道順暢,設好「護欄」,做好危機管控,避免出現誤判導致直接衝突;最近更是出現白宮多次表態拜登想要與習近平通話,但遭北京冷對。

    點滴善意 盼春暖花開

    在兩岸間,中共也做出了調整。北京在九合一大選後,改變宣傳口徑,反覆強調「四要」才是兩岸民眾共同心聲,即「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從國台辦記者會、大陸全國兩會,到國台辦主任宋濤密集會見台灣各界人士的場合中,皆頻繁出現。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兩岸民間交流的重啟,也是在今年突然按下加速鍵。走過三年的防疫隔離,兩岸往來終於解封,無論在海空航點開放、基層民間交流活動、或是台灣政治人物赴陸,都全面啟動。從今年一月至今,民共雙方一來一往,像擠牙膏式的一點一點釋善意,也同時在觀望對方,相互發球、接球,「春暖花開」成為最近兩岸官員常掛在嘴邊的高頻詞和共同期盼,這樣的氛圍轉變,也符合民進黨想要調整的「和平保台」

    台美低調 淡化官方性質

    在此之際,蔡英文總統的任期進入倒數,希望能在外交上達到一些政治突破或「歷史定位」,但有了去年八月的經驗,台美都會忌憚若「玩太大」,將造成中共激烈反應。所以儘管美國新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要訪台的傳聞不斷,但最終美台雙方想到了個折衷的作法,也都有默契地保持低調。

    台灣這邊,外交部遲遲不證實蔡英文出訪將會見到麥卡錫,直到出訪前一天才公布行程,但在正式行程表上,對過境美國隻字未提;美國方面也很低調,多次表示蔡過境美國符合美國的一中政策,也稱過境不算是正式訪問,屬於「私人且非官方性質」。

    前總統馬英九在幾乎同一時間段訪問大陸,造成分屬藍綠陣營的中華民國前後任總統,同時分別訪問中美的罕見情況,隔著太平洋相互牽動,也更加體現兩岸關係鑲嵌在中美競爭的結構中。

    究竟蔡英文總統在4月5日回程過境美國時,會不會見到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現在成了三方的「膽小鬼遊戲」(Game of Chicken),美台官方未把話講明,保持低調想淡化政治意涵,大陸則是由外交部和國台辦放話「堅決有力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必將採取措施堅決回擊」。

    鷹派黨媒 宣傳遠離戰爭

    今年2月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訪陸,見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沿途到各省市也都受到高規格接待。參與該次訪問的知名兩岸關係學者趙春山事後私下直言,雖然此行受到高規格接待,但讓他最有成就感的,其實是《環球時報》2月21刊登了對他的長篇專訪,標題為〈讓戰爭遠離兩岸中國人居住的土地〉。

    要知道,《環球時報》作為大陸鷹派的指標性媒體,用了幾乎全版的篇幅,刊登對台灣學者的完整專訪,標題沒有喊打喊殺,而是強調遠離戰爭,顯見這當中要傳遞的兩岸和平訴求,有多麼強烈。

    民進黨政府最近害怕的「疑美論」,源自「毀台論」,而「毀台論」又源於「武統論」,但「武統論」會發生,又源於台獨碰觸到中共底線。換個方向來表述,就是「若台獨碰觸中共底線,可能會讓解放軍對台武統,而美國為了不讓台灣的台積電被中共奪走,若台灣真的遭中共拿下,美國為了避免高科技晶片技術落入中共手中,可能會不惜用炸毀台積電作為因應。」

    民進黨政府擔心「疑美論」發酵,但若仔細思考推導,其實解方就在自己身上。無論是夏立言二月訪北京,或是馬英九此次訪大陸,藍營政治人物赴陸的目的,無非就是要傳達希望兩岸能夠避免衝突。

    中美正在設置「護欄」防範擦槍走火,兩岸正在透過民間交流緩和兩岸氛圍,台美則是有默契地淡化蔡總統過境美國的政治意涵,避免過度刺激中共。「和平」絕對是美中台三方最大的交集和追求。


    用facebook 分享給朋友   用 LINE 分享給朋友   用 email 分享給朋友   用twitter 分享給朋友   用新浪維博 分享給朋友   用WhatsApp 分享給朋友

最 Hot 財經專題

媒體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