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 馬英九回湖南老家 見鄉親樂喊:湘潭伢子回來了! | 國際新聞 | 20230401 | match生活網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國際新聞

  • 馬英九回湖南老家 見鄉親樂喊:湘潭伢子回來了!

    中時新聞網     2023/04/01 16:43

    字級:
    馬英九回湖南老家 見鄉親樂喊:湘潭伢子回來了!

    馬英九祖父馬立安墓碑與馬家祖居之間,分屬兩個緊鄰鄉鎮,相隔7到8公里。祭祖儀式完畢後,馬英九和4姊妹一行沿著湘江向北,進入白石鎮馬家堰村寺門前涼亭。為迎接馬英九到訪,涼亭近日重新粉刷。面對熱情迎接的村民,馬英九開心的用長沙話回答,「湘潭伢子(小孩)回來了!」

    寺門前是馬立安曾經辦廠的地方,也是馬英九父親馬鶴凌幼時居住生活的地方。湘江邊河堤,至今仍保留著兩處名為「寺門前義渡」的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一是馬氏家族創辦的鴻興福鍋廠遺址,二是馬立安曾捐款修建的渡口。

    一旁的民眾說,「歡迎馬先生!」馬英九也開心的用長沙話回答,「湘潭伢子(小孩)回來了!」馬家鄉民跟馬英九說,「你是我們的驕傲,歡迎再回來!」馬英九表示歡迎,「希望你們來台灣!」

    據馬辦消息,馬英九和4姊妹今天上午抵達湘潭老家,沿途皆有湘潭鄉親在路邊等候,甚至在豔陽下站了4、5個小時,只是為了和馬前總統打聲招呼,熱情地歡迎馬前總統回家。

    據澎湃新聞報導,在地圖導航中,「寺門前義渡」由於近期231%的導航搜索飆升率,已成為湘潭縣最熱門的景點之一。

    午餐後,馬英九率學生參訪南嶽忠烈祠,並敬獻2座花籃。花籃上的落款為「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暨全體團員」。

    南嶽忠烈祠位於南嶽衡山香爐峰下,1938年「第一次南嶽軍事會議」期間決定籌建。1940年動工,1943年竣工,是原國民政府在大陸為紀念抗日陣亡將士建設的唯一一處大型烈士紀念陵園。

    南嶽忠烈祠依山而建,松柏蒼翠。分為祠宇和墓葬兩大部分。祠宇中軸線上依次有牌坊、七七紀念塔、紀念堂、安亭役紀念亭、享堂共五進建築;墓葬區安葬有鄭作民、孫明瑾、彭士量等12座將軍墓和37軍、74軍等7座集體公墓。

    此外,馬家5姊弟下午還參訪了父親馬鶴凌的母校嶽雲中學。該校由近代著名教育家何炳麟先生等人於1909年(清宣統元年)創辦,初名「湖南南路公學堂」。已故校友馬鶴凌曾就讀岳雲中學6年,他曾深情贊美母校:生我者父母,再造我者岳雲。

    校史館中至今仍珍藏馬鶴凌為慶祝母校90週年校慶的書法題字,「嶽峙南天萬千桃李興中國,雲飛四海十億炎黃進大同。」


    用facebook 分享給朋友   用 LINE 分享給朋友   用 email 分享給朋友   用twitter 分享給朋友   用新浪維博 分享給朋友   用WhatsApp 分享給朋友

最 Hot 財經專題

媒體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