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今天由文傳會主委王育敏率副主委王鴻薇、鄭照新、鍾沛君及預防醫學會理事長陳宜民,大陣仗陳列近20項國人日常食用的豬肉鬆、豬肉乾、豬肉水餃、香腸、熱狗、培根、火腿、貢丸等豬肉品小吃,強調國內豬肉再製品種類、販賣管道非常多,瘦肉精美豬管理上有難度,只是明確標示產地,根本無法解決問題,防不勝防的漏洞很多。
王育敏指出,豬肉產品繁多,政府宣稱加強標示可以解決攙偽問題嗎?但市面各式豬肉相關產品若為攙偽的瘦肉精製品,產地該如何標示?僅標示原產地,民眾不易辨別是否含有瘦肉精?稽查技術能否確實分辨攙偽豬肉製品產地來源與比例?以及稽查人力是否充裕?
她說,過去食安風暴都是因價格成本低廉,混充後口感吃不出來,若有心人士刻意將台灣豬肉與含萊克多巴胺的進口豬肉混在一起製作加工品,例如水餃肉餡混進口豬肉5分之1或3分之1,產品如何標示?台灣原已開放美國不含瘦肉精的肉品進口,即便明確標示原產地,消費者也無法判斷肉品是否含瘦肉精,根本是將判斷風險轉嫁消費者,推卸政府的把關責任。
王育敏說,農委會、衛福部不斷聲稱國人吃到進口瘦肉精美豬的機率微乎其微,而且萊克多巴胺要食用一定的高數量才會超標,要國人不必擔心。「但標示產地並非杜絕黑心食品的萬靈丹,必須有落實稽核的完整配套措施」,以目前稽核人力、技術與量能,根本不足以稽查國內眾多夜市、小吃攤,從源頭開放進口就是錯誤政策。
她強調,「防疫陳時中」超前部署,讓台灣防疫成效獲肯定,但「食安陳時中」面對蔡總統突襲式開放進口含瘦肉精美豬,沒做好風險評估報告,相關管制配套方案也倉促上路,看不到整體性、系統性的預防措施,甚至傳出要部立醫院宣導吃含瘦肉精美豬不影響健康,對台灣食品安全及國人健康保障產生極大的風險與漏洞。
鄭照新說,國人吃豬肉的數量是牛肉的8倍,他昨晚到夜市吃米粉湯點四盤小菜,都是豬內及內臟,老板也說根本沒通知如何標示;政府憑什麼告訴國人開放後不影響健康?前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就提醒瘦肉精在內臟最多,因此容許殘留標準不能用10ppb來看。
王鴻薇說,明年開放進口之前政府一定會作秀,帶著媒體去看賣場如何標示,她相信大賣場應沒問題,但傳統市場、小吃攤標示的可能性不高,對於衛福部長陳時中辯稱願吃美豬,她要告訴陳時中,明年1 月後她願意每月花錢送陳時中吃美豬排骨便當、豬肝、貢丸湯,陳時中就開直播吃給大家看。
陳宜民則說,到底要吃多少瘦肉精含量才不算過量,相信衛福部也提不出具體數據,開放美豬為錯誤政策,政府事前也沒有召開公聽會以及做相關檢驗,未來民眾只能自力救濟,像他母親就是明年起不敢吃豬肉了,預防醫學會堅決反對開放含瘦肉精肉品。